昆山市委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本市培训

本市培训

构建量化考核体系 打造党员教育管理升级版

发布日期:2022-08-24    点击3046次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理论学习考核评估制度”“完善培训情况登记、反馈、跟踪管理等制度”。立体化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量化考评办法,是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昆山市委党校坚持全流程设计考核环节、全过程实施考核细则、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成立工作小组,全流程设计考核环节。为进一步强化学员量化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主体班组建了领导小组、考核小组、督查小组和项目小组。建立“2+X”领导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职能部门联合组建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学员量化考核各项工作。由班委、组长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整体推进、具体落实学员量化考核工作。由学员代表成立督查小组,负责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全部考核细节。同时,还组建了成长课堂、演讲比赛、主题辩论等学习项目小组,由各个项目小组引导党员干部将相关学习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构建“班级组织管理+学员自主管理”新模式,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学员管理新格局。

二、开展模块评价,全过程实施考核细则。主体班出台《学员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细则》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软任务”细化成具体可行的“硬指标”,进行量化赋分。学员综合测评实行“模块评价法”,由党性锻炼、培训纪律、民主互评、学习表现和“三带来三留下”五大模块组成。其中,党性锻炼由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和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两部分组成,考核小组对学员党性分析报告进行评定打分,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以学员取得的测试成绩为基础,按照分数所在区间分段赋分。培训纪律主要用于评价学员出勤情况、培训纪律遵守情况等内容,对正常出勤、缺勤未履行请假手续、缺勤但履行请假手续、迟到或早退、出勤未打卡等情况赋分。党校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学员出勤管理的实时监控,提高学员管理的精度和效率。在民主互评中,班委会成员民主互评分由班委会内部互评分和小组组内互评分两部分构成,小组学员民主互评分由组长评分和小组组内互评分两部分构成。学习表现由课堂表现(主持、提问、结课)测评及活动项目(成长课堂、演讲比赛、主题辩论、情景模拟、成果汇报、新媒体宣传和社会调研等)测评两部分构成。领导小组对学员“三带来三留下”进行考核赋分,“三带来”要求学员带来思想理论及热点难点问题、带来交流分享的话题、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及优质现场教学资源。“三留下”要求学员留下对培训班的真实感受、留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总体评价、留下对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综合评估。《学员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以制度刚性强化导学、促学、督学,激发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学习态度、从严治学、学以致用。

三、发挥导向作用,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把干部的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将干部培训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管理的重要参考”。按照《条例》的相关要求,坚持训用结合,将学员量化考核结果记入培训档案,送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存档。开班之初公布考核标准,通过无形的“指挥棒”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激发他们“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积极性。对于量化考核结果优秀的初任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成长沙龙项目组”及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培优计划,全方位、多渠道提供切磋交流、共学共享的宝贵平台,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对于量化考核结果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新提拔领导干部,将考核结果反馈市委组织部和学员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考察了解学习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促进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履职本领高强、知行合一勇担重责的高质量党员干部队伍。

41156eb1b26137e2b440b726ea9618f.png

昆山市委党校